close


雖然看似還沒進到主題,          
不過我覺得現在小朋友文史觀念真的很糟糕,還是得先釐清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三國史料的來源非常複雜,最重要的當然是陳壽《三國志》,    
《三國志》有一個特點,用字簡潔,極少重複,         
但是也造成許多資料不足,只能由後人以內文加以考證,        
裴松之作註解,其中所引資料的許多原本都已亡佚了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很多資料還是只能參照他的注解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除了《三國志》之外,參考資料還有《後漢書》、《晉書》,
這三本都是正史,可信度會稍高。          

為什麼說稍高,而不是完全無誤呢?我舉個例子。

《史記》是中國最著名的史書,「究天人之際,通古今之變,而成一家之言」,        
《史記‧刺客列傳》提到:
軻既取圖奏之,秦王發圖,圖窮而匕首見。       
因左手把秦王之袖,而右手持匕首揕之。未至身,秦王驚,自引而起,袖絕。        
拔劍,劍長,操其室。時惶急,劍堅,故不可立拔。荊軻逐秦王,秦王環柱而走。」         

這段是荊軻刺秦王的重要時刻,
講的跟真的一樣,太史公親眼見到了嗎?有VCR能證明當時真的是這樣?     

再引一段,項羽本紀:「烏江亭長檥船時...項王笑曰:『天之亡我,我何渡為?』」

這段是寫項羽兵敗烏江,亭長要他回江東捲土再來,項羽卻拒絕了,
太史公用了一個「笑」字,他親眼見到項羽笑了嗎?       
有什麼證據證明項羽笑了那一下?         
雖然無法可考,但是太史公僅用一笑字,貼切表現出項羽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,    
項羽是不是真的有笑那麼一下,就不是那麼重要了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
另外關於軼事也不太能真信,例如《史記》記載項羽是「重瞳子」,       
不過有學者指出,「重瞳」在醫學上是看不到的,           
項羽顯然不是瞎子,就算是一隻眼是瞎的我覺得也不太可能,         
從以上幾點可證,即使是二十四史,也不可能全然都正確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(這只是稍微舉例,因為太史公是寫:「又聞」,代表他是聽來的。)         

一些神話傳說,例如吞鳥蛋、踩腳印,目前都證實不可能因此懷孕,        
即使是記載在史書,也不能全部盡信。        

除此之外,史觀也會影響到史書的記載,         
陳壽雖然是私修《三國志》,畢盡還是晉朝的官員,        
雖然他不至隱惡揚善,但是多少會影響其立場,吳史就是最好的證明。       
(吳書開始時是孫權傳,後來才改成吳主傳)       
 
註:很多人覺得史官應該要完全公正記載史料,
     其實我認為史官要有史識才好,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。
     唐朝開始,史書變成眾官編修,史書變成一種合議、妥協之下的產物,
     也因此中國史書,自唐以後再無良史。
     (最後那句不是我說的,不過我覺得很有道理)


好了,廢話那麼多,那麼哪些史書能夠參照呢?

基本上只要是史書類(四庫全書很貼心的幫忙分好了),
例如裴註引用的書,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
魏略》、《漢晉春秋》、《曹瞞傳》、《江表傳》、《獻帝春秋》等等,        
甚至是《世說新語》,其實都可以列入參照範圍,
只是不能只參考一書,需要旁徵博引,      
研究《三國志》的學者也不算少,有很多現成論文可參照。        

有些需要考證的,則不一定需要參照史書,
最著名的當然是「美髯公千里走單騎,漢壽侯五關斬六將」,學者考證結果是:       

1、人物名不見經傳
註:這個我認為不能作為理由,因為沒傳不代表沒這些人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2、劉備當時已在汝南,關羽照理說是要南下,不是北上。

3、不管是南下還北上,關羽走的路線,光洛陽城一條就繞了一大圈,與理不合。

12是從史學角度來看,3是從地理學角度來看。

另外我覺得還有一點是,關卡就算了,在城池砍了太守實在太過誇張,          
古代不如我們現在資訊發達,如果只是一車一騎,隨便繞繞都可以把城繞過,    
逃跑還能那麼招搖,實在也很了不起。 



【轉載請告知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