聲明:本文為代發,根據原作者留存之手稿為綱,再行整理而成。
天火明命-光芒被「天孫降臨」遮掩的天津神
天火明命(アメノホアカリノミコト),
又稱做火明命、天照國照彥火明命、
天照國照彥天火明櫛玉饒速日命、膽杵磯丹杵穗命,
別名天照御魂神、天照神、天照玉神等。
在前面幾篇文章,
提到日本神明系譜在《古事記》和《日本書紀》內常出現互相衝突,
天火明命就是相當典型的例子。
較常聽到的說法是《古事記》所載:
天火明命為天忍穗耳之子、邇邇藝命之兄,海部氏、尾張氏的始祖神。
只是當天照大御神和神產巢日神希望天忍穗耳前往接管葦原中國時,
為什麼只提出讓邇邇藝去,而同是天孫的天火明命並未雀屏中選,
只能用兩種說法來解釋:
1、太沒存在感,天忍忘了他
2、請參照〈KOEI眼中的古神典和雅樂〉一文 (有這種文章嗎? 被拖走~~~)
【註1】
《日本書紀》記載,他和饒速日命是同一神。
在神倭伊波禮毗古命(神武天皇)東征之前,天照大神授予十種神寶,
命饒速日命乘天磐船從天而降。
這是邇邇藝命之天孫降臨傳說之外,另一種天孫降臨的傳說。
然而饒速日命在《古事記》中,被稱為邇藝速日命,
此神在神武平定所有反抗的國神後,自高天原下來追隨神武,
並娶登美夜毗賣為妻,為物部連、穗織臣和采女臣之祖先。
除此之外,也有天照大神之子、邇邇藝命之父、大國主命之子各種說法,神格亦是相當混亂。
原作者在「避位的御子-天忍穗耳」中,
已經採用「天火明命是天忍穗耳之子」這種說法,
而信ON原設定,則是大小喬、貂蟬妹妹、孫尚香通通是我的,
無論《古事記》、《日本書紀》或是《播磨國風土記》,三種說法兼採。
(雖然有人吐槽,特愛《日本書紀》的KOEI又變心了,但本人認為會參考《播磨國風土記》設計神具,
主要是因為需要梗,沒梗就湊不出這些東西了……)
天火明命被尊為農業神、太陽神。
「火明命」在日文中和「穗赤熟」同音,所以被稱為農業神;
太陽神的說法同樣是參照日文「火明」象徵太陽的光和熱。
天火明的神具「激高汲水桶」(激高の水汲み桶),
典故出自《播磨國風土記》,其記載曰:
昔,大汝命之子-火明命,(此所謂大汝命‧火明命,蓋異於《記》、《紀》歟。)
心行甚強,是以,父神患之,欲遁棄之。
乃到因達神山,遣其子汲水,未還以前,即發船遁去。
於是,火明命汲水還來,見船發去,即大瞋怨,仍起風波,追迫其船。
於是,父神之船,不能進行,遂被打破。
大汝命即為大國主命。簡單來說天火明可能是個有中二病的傢伙,
讓他老爸大國主命很不爽,想趕走他。
某一天他老爸帶著他去因達神山(即今兵庫縣姬路市八丈岩山),
故意叫他拿木桶取水,趁著他取水的機會便把船開走。
天火明發現後,憤怒地用神力捲起波濤,將他老爸的船給弄翻了,
船上的東西也七零八落掉得到處都是。
後來這裡便被稱為船丘、波丘,船上的琴掉落處叫琴神丘,
箱掉落處叫箱丘,梳匣掉落處叫匣丘,簸箕掉落處叫箕形丘,
土罐掉落處叫甕丘,稻谷掉落處叫稻牟禮丘,甲胄掉落處叫胄丘,
石頭掉落處叫沈石丘,繩子掉落處叫藤丘,鹿掉落的地方叫鹿丘,
狗掉落的地方叫犬丘……
(天火明你是有多怒啊……這船被你給砸成這樣 = =||| )
大國主狼狽逃回家去,跟妻子弩都比賣說:「為了弄走混帳兒子,回來遇到風浪,可遭了大罪了!」
在信ON的設定中,天火明的軍神技是「憤激猛炎」,其典故便來自於此。
所以說KOEI設計此招為強力單體術攻神技,亦是相當合理。
可惜在天下夢幻的某次改版中,術攻的效益被大幅削弱,所以天火明也就少人使用了。
由此段典故可知,激高汲水桶翻譯成「激怒的汲水桶」可能更恰當些。
天火明是COST3的火屬軍神,火屬成長很不錯,智力尚可,魅力則是不行。
火屬道陰或可選擇使用此卡來當火智肥料。
而在攻城戰方面的實用性,因術攻相對弱勢,效果也僅只於單體,用的人就更少了。